我们只用绿色健康的原料

重庆市寅辰实业有限公司,只为您的健康着想

食用油大全 压榨、浸出 & 反复使用

2023-06-26 13:46 上一篇:—压榨、浸出...傻傻分不清| 下一篇:暂无

压榨与浸出:


从油料种子里分离油,通常会用两种方法:压榨与浸出。


压榨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对油料种子施以高压,然后把油挤压出来。


浸出是把破碎的原料放在有机溶剂里浸泡,油会“浸入”溶剂里,然后再把油分离出来。


很多人都在说压榨油更好,给出的理由看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我没打算给任何建议,你想买哪种就买哪种工艺的油,这篇只写一下大家并不了解但却无比害怕的“浸出法”。






为什么

首先来看一个问题,压榨法的设备和工艺都比较简单,而浸出法必须要现代化的生产线,工艺也会复杂很多。那为什么浸出法成为了主流替代了压榨法?


***直白的答案就是出油率。


压榨法出油率低,残渣里会顽强的残留相当一部分油。比如说,大豆。大豆的含油量其实不高,只有20%左右,压榨过后的油饼里还能残留7%的油。而浸出法可以把油的残留降到1%以下。这么说你可能感觉不出来什么,换成数据看一下。2000万吨大豆油,如果是浸出法,1亿吨大豆原料就够用了。但如果是压榨法,需要至少1亿4000万吨的大豆才能榨出来这些油。浸出法的出油率能比压榨法高出50%左右,这实在是相当惊人的,极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浪费。可以说没有浸出法制油就没有中国油脂工业今天的规模化和现代化。


再加上浸出法之后的豆粕很容易可以分离出大豆中的蛋白质,想要从压榨法的残渣里分离蛋白质是很难操作的。从综合全方位利用物种的角度看,浸出法的优势太明显了。


选用哪种方法来获取油是油料种子的含油量决定的。比如说大豆的含油量是20%左右,更适合用浸出法。而花生油的含油量是40%左右,所以一般会先用压榨法,然后再用浸出法提取一遍。





安全性

网上盛传浸出法是用劣质化学溶剂生产的,吃了会害死人。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浸出法。


浸出法首先用有机溶剂把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,然后再通过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的溶剂。萃取是一个物理过程,准确地说只有在中和游离脂肪酸时用到了化学过程,但油脂本身和溶剂不会发生化学反应。其余的步骤,溶解、过滤、离心、吸附、挥发…都是物理过程。


有机溶剂用的是正己烷,或是以正己烷和环己烷为主的“6号轻汽油”。它们是石油产品,但是!用到食品中时,是必须把里面的重金属杂质去除,把含量控制到食品标准之内,才能使用的。这是食品级有机溶剂,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低于亿分之一,和加油站的汽油完全是两码子事。


并且有机溶剂的沸点低,极易挥发,在精炼工艺环节中基本就清除干净了。按照国标,一级大豆油中的残留量是“不得检出”,二级和三级的大豆油,溶剂残留是不超过20 ppm。这样标准下的浸出油,完完全全威胁不到健康,你从汽油烟雾摄入的量都比食用油里多得多。

图片

至于说浸出油中有黄曲霉的、苯并芘的、草甘膦的,说压榨法比浸出法安全的......这些说法一个比一个扯淡。


黄曲霉是跟油料种子相关,跟加工过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精炼的时候黄曲霉毒素都会被高效地除去,只有那些“土榨油”的黄曲霉毒素会被完好无损的保留到油中。


苯并芘产生的量是跟具体的工艺条件密切相关,精炼的时候苯并芘的含量必须要降低到限量标准之内。同样只有那些“土榨油”的苯并芘会被保留到油中。


至于草甘膦,这是种植过程中的“农药残留”,跟食品添加剂、和油品加工过程都没任何关系。顺便多说一句,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,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中都可能会使用,并不是只在转基因大豆中使用的。





建议

总结一下,网络上充斥着压榨油是健康安全的,浸出油是有害的言论。实际上,不论用哪种工艺得到的都只是原油,也叫毛油。“土榨油”就是这样的油,但这种油,在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下看,是不能直接食用的,有害物太多,对身体损害很大。


事实上压榨油也会精炼,精炼之后就和浸出油一样,基本上是纯的油了。而浸出油前面写了,有机溶剂挥发性很高,成品油中的残留量距离有害还很遥远。现代工艺里的食用油,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,必须通过精炼去除油料中的杂质。***后得到澄清、颜色浅的精制油,达到不同等级的油品标准,然后才能上市销售。


所以大家买油可以参考这两点:


工艺:压榨或浸出,按自己想买的买。只要符合国家颁布的食用油技术质量标准,都是可放心食用的安全食用油。


等级:除了橄榄油和特种油脂之外,食用油级别按精炼程度分类。比如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…一般分为四级,级别越高,精炼程度越高,越适合温度高的烹饪。一级精炼程度***好,一般来说:一、二级油可用于高温烹饪;三、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,可以做汤、炖菜、调馅等。


至于“土榨油”,我是举双手坚决反对购买的。我的科普,都是尽量把好坏两面呈现出来,然后大家根据自身状况自行选择。但是,“土榨油”是我少数会明明确确告诉你,我反对的。下篇“土榨油”的问题和危害必须得拎出来单独写,作为食用油大全系列的***后一篇科普









反复使用

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:炸过的油到底还能不能用?比如炸猪排的油,还能炸几次?或第二天或者隔几天能炒菜用吗?


从食品化学的角度看,通常会从三个指标油脂的安全。


***重要的就是酸价(AV),它反应油脂中的酸含量。甘油三酯发生裂解,结构式的脂肪酸分子就会被释放出来。酸价越高,说明油酸败变质的越严重。


过氧化值(POV),它反应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,过氧化值越高,油越不新鲜。不饱和的脂肪酸,都极其容易被氧化。


极性组分,油脂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,它反应整体煎炸过程中的变化。


这三个指标都是连续变化的,国标中会有一些限量作为操作标准。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不应该超过3,在煎炸过程中不应该超过5。过氧化值的要求是不超过0.25,煎炸过程没有做检测要求。极性组分煎炸过程的限量是27%。


大家可能对这些数据没兴趣,自己在家里也没法自行检测。


我们说煎炸有害健康,是因为,“长时间煎炸”的油会发生一系列变化,而这些变化会导致一些有害物质大量累积,除了影响油脂本身的风味口感之外,长期吃会增加很多健康风险。


但实际上,“长时间高温煎炸”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,到底多长时间算长。


并且,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变化,时间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子。还有很多其它的,比如你所用油的品质、煎炸的温度、被炸食物的特性(水分含量、粉的多少)……这些对食用油AV、POV和极性组分都有明显的影响。


“长时间高温煎炸、反复使用”,更多说的是餐饮行业。他们那种没完没了的炸,油的各种指标几乎肯定都得超标。家里一般不会像他们那么用油,一般就炸一会会。

图片




所以,我能给出的建议是:

*选择稳定性高的油

*控制油温,现在精炼过的油,烟点都超过200℃了,所以把油烧冒烟并不是很好的做法。

*如果你的油只炸了一次,用时可能就一、二个小时,精炼过的食用油在这个时间内不会有有明显的变质。你把它过滤以后,可以在炒菜或其他烹饪用掉,但不能再次油炸用。

*当然,如果你是土豪,可以炸完一次就全扔了,这样一点安全隐患都没有。

*或者,少吃油炸物,这是***好的解决办法。蒸煮炒炖烤都能做出很好吃的菜,嘴馋的时候偶尔吃两次油炸物就行了。




Powered by RRZCMS